鄭麥136是2019年通過國審的雜交選育而成的高產小麥品種,具有矮桿、抗病、抗倒等優良特征,下面是鄭麥136小麥品種介紹和栽培技術要點。
幼苗半匍匐,葉片窄短,葉色黃綠,分蘗力強。春季起身拔節較晚,但兩極分化快,抗倒春寒能力強,屬于半冬性小麥品種。
鄭麥136平均株高74.7-80.4cm,株型緊湊,莖稈彈性好,蠟質層厚,旗葉上舉,抗倒伏能力強。
經鑒定,該品質高抗條銹病,中感紋枯病,白粉病和葉銹病。中抗赤霉病。綜合抗病性好,可以減少打藥。
鄭麥136為大穗型小麥新品種,穗型紡錘形,長芒、白殼、白粒,籽粒半角質,飽滿度較好,畝穗數41.3-44.9萬,穗粒數30.2-34.2粒,千粒重44.6-47g。
穩產高產小麥,2021年農業專家對鄭麥136理論測產,理論產量是840.2公斤,折合85折,折合以后畝產是714.2公斤。
全生育期為230-233天,平均比對照品種周麥18的成熟期略早一些。
二、鄭麥136麥種如何種植?
選擇土壤深厚、表層松軟、保水保肥性好的地塊整地深翻,然后施足基肥??捎糜袡C無機復混肥料,三元復合肥、尿素等,充分和土壤混勻再進行栽種。
選擇晴天曬種1-2天左右,提高種子的活性以及吸水能力。曬種之后再進行包衣,減少病蟲害的發生,促進根系的生長分蘗。
一般當地溫穩定在16-18℃時刻進行播種,最適宜播種時間是每年的10月份中旬,播種量要根據播種方式來定,控制好株距和行距,播種后覆蓋薄土,壓實。
根據鄭麥136的生長情況合理進行追肥,做好病蟲害防治工作,遇到雨水天氣及時排除多余的積水,避免出現爛根現象。當氣溫過高時容易發生蚜蟲病、紋枯病等病蟲害,及時用藥防治。
土地平整,土壤表層松軟,耕作層深厚,砂粘適中。在耕翻田地時,土塊要耙細耙碎,做到面平土實。
基肥施用量應占總施肥量的70%左右,一般畝施商品有機無機復混肥100千克、45%三元復合肥40千克、尿素10千克,在耕翻前施用,隨機械作業均勻施入土壤。
10月上中旬播種,此時平均溫度在16-18℃。
種植期間注意防治蚜蟲、葉銹病、條銹病、赤霉病和紋枯病等病蟲害。每畝可添加99%的磷酸二氫鉀200克與0.01%的蕓苔素內酯可溶液劑10毫升進行藥肥混噴。
及時拔出禾本科雜草??梢赃M行雜草敬業噴霧處理。
河南省中北部麥區,包括許昌、鄭州、洛陽及黃河以北的水澆地;河南省中東部麥區,包括駐馬店中北部、漯河、周口、商丘、平頂山東部等地的中高產麥區水澆地。是具有一定節水耐旱性的高產半冬性品種。
鄭麥136除了抗病抗寒和產量優勢等以外,籽粒透亮,全角質,商品性好,比較好賣,賣價也比其他小麥每斤高3-5分錢,在大災之年基本有能穩產,不受病害和凍害影響。